有別於一般的產業,藝術的奇妙之處是能夠將任何色彩、物件和事物,匯聚成一個個個體對世界的見解,同時幻化成一種表達的方式,豐富觀賞者五官的體驗。本次刺激視覺觀感的藝術展覽,不但勾畫出藝術家對周圍環境的解讀,也從經常被忽略的物件中,扭轉我們對它們膚淺的認識,跟隨藝術家的視角出發,重新定義看起來已經被世界遺棄之物,並賦予新的存在價值。
疫情仍推延本港畫廊展覽之時,外國藝術家仍不棄亞洲市場,利用網絡與本港畫廊共同設計展覽場地,讓藝術品衝破國界,打出一條外國藝術家與本地畫廊網絡陳展新通路。■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苡楠(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人類周遭的幾何學
利用幾何學來製造一種張力,讓這種張力與材料的內在質感背道而馳,這就是美國藝術家弗吉尼亞.奧弗頓(Virginia Overton)的創作邏輯,即日起至11月14日,位於中環的白立方畫廊帶來了其首個在亞洲的個人展覽「荒原獨處 」(Alone in the Wilderness),數件全新的雕塑和紙上作品,從中可一窺一位藝術家,如何將日常縮影進一個個幾何圖形之中。
一直善於在周圍環境發現物件和創作雕塑元素的奧弗頓,喜歡探索內嵌在特定材料中的歷史,同時探討這些材料被挪用、激活與語境重構以後的價值,在實地取材的過程中,奧弗頓解讀說自己往往被「材料內在的自然雕琢」所驅動去創作,從半現成品材料中,希望透過視覺或方位的調轉來改變它們的用途和功能,而在本次的展覽中,奧弗頓就從商業大廈外被棄用的標牌,並利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組合了鋁製字母和商標。
奧弗頓1971年出生在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長大後曾經嘗試不同工作的她,因為父親的熏陶,她對雕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毅然離開原來的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展開對藝術的追求,她目前在紐約布魯克林定居。奧弗頓自言自己一直搜索原始物料、屢次循環再用的物件,「它們大多都是木頭、金屬、有機玻璃以及印光燈等,經過剪裁和雕琢過後,演變成附有力量而且刺激感官的創作材料。」除了雕塑作品以外,裝置藝術和攝影作品都是奧弗頓自我表達的媒介,透過這些媒介,她直觀地對置身的空間作出回應。通過反覆的嘗試與失敗,她創作的雕塑中,經常凸顯某個地方建築物的一些局部,即使物件看起來微不足道,作品帶出的信息卻具有戲劇性和震撼性。
本次展覽的作品物料來自於美國東南面的一條村落,亦是奧弗頓長大的地方。其中作品《無題 #11粉色》(2020)中,奧弗頓將一根鋁製卡車橫桿和用來覆蓋皮卡車車底邊緣的長金屬條合併在一起,物料的色彩黑白相對,安裝在展覽廳的牆上,並從作品的後方折射出粉紅色的霓虹燈光。奧弗頓藉此激活廢棄的卡車橫桿,打破了「垃圾與珍寶」的二分法,並有意將不同的材料結合成單一的凝聚性姿態。而另外一件作品《無題(老虎之眼)》(2019)則由紅色標牌合併成一個正方形,中間恰好出現一個對稱的橢圓形空洞,呈現出一個和諧的整體,達到了一種均衡的狀態。
以形狀讀世界
值得觀賞者注意的是作品的曲線、瑕疵和風化的肌理,能夠理解到作品所佔據和取代的空間,並通過奧弗頓對資本主義社會機制加以利用,作品正在向一個全新的方向分離。「物件的並置、它們的色彩,與自然景致的對立,往往讓我非常感興趣。」奧弗頓說。
「在這個展覽中,我沒有一個特定想要傳遞的信息,它更多的是在展現我看事物的目光。」奧弗頓提到在創作過程中,她嘗試去擺脫物件本身的定義,並允許物料自己演變,呈現出新的面貌,從它們原來的生命在新的環境中展示新的存在方式。而創作能讓奧弗頓重新傳譯她在原始物料微小的變更,然後讓她用特定的創作理念在新的領域中展示。「藝術創作對於我來說只是一個過程。」奧弗頓認為她任何形式的藝術創作都是憑自己的直覺尋找物料,然後給予自己的空間與物料對話的機會。除此以外,奧弗頓表示物料本身帶有的特質與她思想的碰撞可以集合成一種力量,建立與推動雕塑作品的完成。
疫情之下的展覽
以往習慣實時、實地布置展覽場地的奧弗頓,本次展覽由於疫情關係,未能親自前來香港白立方。她憶述過去能夠在展覽廳設計自己的展覽固然帶給她一種自由,也是一個更直接的途徑去回應場地與那裏的物資。然而,這種方式卻同時帶給了奧弗頓一種約束,因為她總是需要在不同的展覽之間把握有限的時間完成布置。而這次展覽奧弗頓不能來到場地中,她將香港白立方的平面圖放大放在自己的工作室中,憑自己對場地的認知與想像,並通過互聯網的溝通來將展覽建立起來。
對於奧弗頓來說,利用網絡設展是一種嶄新的嘗試,它不但給奧弗頓足夠的時間構思,在獨自思考的過程中,她發現自己仍然能夠像以往一般將作品與展覽的空間互相配合,達到預期的效果,「能夠感受到自己恍如置身於展覽空間中的感覺讓我感到很驚訝。」即使無法來到場地,經過無數的視頻溝通和修改,她還是覺得這場展覽設計圓滿,同時表示展覽期間會透過網絡一同與觀賞者欣賞和經歷她的作品。疫情,雖然限制了藝術家「履行世界」的步伐,卻也為藝術市場提供探索經銷方式和合作方式的新機會。
September 21, 2020 at 10:37AM
https://ift.tt/33Lo6W5
疫下展覽新方式美藝術家遠程騷作品幾何圖像賦予物件新定義- 香港文匯報 - 香港文匯報
https://ift.tt/3hLZYZQ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